特蔬素养蔬果资讯网

小西瓜如何“种”出大产业?

admin

小西瓜如何“种”出大产业?

资料图

  浙江在线-安吉新闻网7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玉兰)夏季,最畅销的水果莫过于西瓜。“买个良朋西瓜吃吃!”很多市民在买瓜时会第一时间想到本土的良朋西瓜。眼下,正值良朋西瓜盛产期,在天子湖镇的溪港、吴址、晓云等村,瓜农在路边摆摊卖瓜,走进水果店,也处处可见贴着标签的良朋西瓜。

  据悉,良朋西瓜属于老品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红遍安吉大地。回望十年发展路,不难发现,良朋西瓜依然没有走出“品牌响亮、市场不大”的困境,原因到底何在?小西瓜又该如何“种”出大产业?

  散户多组织化程度不高

  目前,天子湖区域内良朋西瓜种植户有20多户,主要分布在良朋、溪港、吴址、晓云、高禹、吟诗、高庄等村,且以外地种植户居多。20多户种植户中,本地种植户仅有两三人。

  “普遍现象是,良朋西瓜种植户多是散户,且规模不大。”据天子湖镇农发办主任马勇锋介绍,瓜农基本是在村里流转一块土地,搭建大棚,由夫妻两人种植,每年年底种植,到来年5月中旬左右上市,直到10月左右罢市,期间,请一些亲朋好友来帮忙,不成规模。“大多种植户的种植面积保持在20亩左右,最多的也就30多亩。”马勇锋说。

  台州人黄兴元今年在溪港村种植了近20亩西瓜,他种植良朋西瓜已有9年时间。据他介绍,这个产业做不大,以家庭经营为主,请人不划算,而且西瓜种植是一门“技术活”,很多人不懂技术。“最关键的是,现在好的土地找不到,30亩以上成片的地也难找,并且要种植瓜类达10年以上的地,才能种出好吃的瓜。”他说。

  近年来,良朋西瓜产业出现萎缩现象。马勇锋表示,十多年前,只有来自温岭的四五户人家种植良朋西瓜,高峰期是在2011年至2013年,那个时候仅原良朋镇就有20多户种植户,现在整个天子湖区域才20多户。“可以说,这个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他认为。

  虽然规模做不大,但良朋西瓜的市场口碑很好、品牌响亮。县城某水果店老板说,现在只要批发了良朋西瓜,当天的进货量基本能销掉。“口感好、瓜甜,水分多,皮不厚,确实品质过硬。”该老板说。

  存瓶颈发展受阻因素多

  品牌响、口碑好,缘何产业却做不大?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品种单一、营销渠道单一、上市时间集中等。”瓜农李定和告诉记者,目前良朋西瓜的品种只有一个“8424”,因为该品种适宜天子湖的沙性土壤,但是这个品种上市时间非常集中,第一批瓜上市时间在5月份至6月初。“一下子全部上市,对价格也有影响。”他说。

  营销渠道单一主要体现在销售多以路边摊居多。现在很多瓜农就在大棚边或者路边摆摊,等待客户上门。“有些是与县城或乡镇一些水果店合作,不确定因素太多,价格上不去很正常。”李定和表示。

  “受到外地瓜的冲击是多年来良朋西瓜一直遭遇的一大瓶颈。”马勇锋分析,如今,外地瓜进入安吉市场都是大车运输,来自宁夏、甘肃等地,这些大车有绿色通道,运费便宜、过路费省了,所以外地瓜成本降低,价格自然卖不高,对本地瓜有很大冲击。“外地瓜一般是1.5元/斤的批发价,好的也不会超过2元/斤,而这个价格是本地瓜后期的价格了。”他说,虽然价格没有优势,但本地瓜却有品质上的优势。“本地瓜个头均匀,8斤—10斤/个,样子好看,适合一家三口吃,外地瓜个头大,基本20斤左右/个,外形没有优势,口感也没有本地瓜好。”

  在瓜农们看来,良朋西瓜最无奈之处还是打“游击战”。如何理解?“一年换一个地方种植,这也是西瓜种植的一个通病,因为第一年种植后,第二年还在原地种植的话,西瓜很容易得病。”种植户李有志说,根据多年经验,西瓜种植一般5年之后才可以回到原地种植,频繁换地不仅对西瓜品质和市场有影响,对瓜农也有影响,比如,土地租金不一样,还有搬迁费用以及大棚、肥料费用,意味着成本要提高。

  细思考品牌保护是关键

  良朋西瓜如何站稳市场脚跟,整个行业都在思考,也有一些动作。今年上半年,良朋西瓜产业农合联正式成立,主要从行业规范、品牌保护等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尝试。

  “我们想为广大种植户和经营户提供生产服务、供销服务和信用服务,包括西瓜产业的技术培训和推广等方面,同时,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帮助种植户对接政策,做大品牌。”良朋西瓜产业农合联负责人卢成伟说,目前农合联吸收了会员18名,其中,种植户12户;营销户4户,包括超市2家、水果店2家;还有农资服务商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