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蔬素养蔬果资讯网

因地制宜种植西瓜发展集体经济

admin

    8月22日,在位于澧河河畔的叶县仙台镇东南拐村,一望无际的瓜田已接近收获尾声。村党支部书记王海燕介绍,因为村里种的西瓜水分大,甜度高,卖得很好,收获的西瓜近处销到平顶山及周边县市,远的运到了海南和广西等地,有的外地客商还多次过来收购。

    东南拐村位于仙台镇镇区东南部,1565人,2000亩耕地。虽然紧临镇区,但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连路灯的电费都难以维持。

    2018年,东南拐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在外跑运输的本村村民王海燕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王海燕决定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富起来,改变村庄落后和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他多次组织召开群众大会,请村里的“智囊团”商讨思路。他们去许昌鄢陵看过林木,去山东看过大棚蔬菜,不少项目因投资大、见效慢、技术难而作罢。

    “现在县里正在鼓励调整种植结构,我们还得在土地上做文章,先搞短平快项目,让集体经济滚动发展。”王海燕鼓励大家。经过商议,大家最终把目光放在了西瓜种植上。一方面,该村土地肥沃且交通便利;另一方面,村民李超常年在海南做西瓜生意,既有种植技术又有销售渠道,王海燕要把这个能人请回来助阵。

    说干就干。村干部兵分两路,一路在家流转土地,另一路远赴海南寻求技术支持。

    调整结构发展高质高效农业,除了投入大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该村决定采取示范带动的办法。2018年10月,村“两委”干部每人出资5万元,共筹资30万元,流转260亩土地搞“试验”。

    王海燕赴海南找到在水果店里忙碌的李超并说明了来意,李超听后摇起了头:自己在海南做水果生意已经18年,生意稳定,现在回去等于从零开始,谁知道前途如何?

    看李超不愿意,王海燕干脆在李超家住了下来。白天和李超一起到水果店打理生意,晚上和李超谈县委、镇党委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决心,谈村内的发展、群众的期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5天的“软磨硬泡”,李超决定与王海燕一起回村。

    “我想明白了,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李超说。

    在李超的提议下,该村找来专业人士统筹规划、合理种植,流转的240亩土地实施麦瓜套,另外种植15亩的秋豆角,盖起3个大棚养鹅10000余只,实现收益多元化。

    在李超等人的精心管理下,西瓜给全村人带来了喜人回报。

    “今年我们种的有商运瓜‘无籽一号’和‘黑美人’,这些瓜耐运输、易储存,可发到海南和广西。还种的有适宜本地销售的‘8424’和‘龙卷风’。”这些品种的西瓜非常受客户欢迎,特别俏销,每亩纯利润2000元。

    目前,秋豆角正上市,每天平均能出400斤,每斤1元,前几天最高卖到每斤2.7元,初步统计,每亩能收入1万元;鹅苗已经进棚,到春节销售旺季每只可盈利20元,这样可以再增收20万元左右。王海燕粗略算了一下:今年销售收入可突破80万元。

    同时,不少村民获得了“流转+务工”的双重收益。“我的3亩半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了,除了每亩地700元的地租外,我还在地里锄草、摘瓜,现在光工钱就已经赚了3900元。”该村贫困户李银久说。

    “试验田”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近段时间,不少农民找到王海燕,谈流转土地共同发展集体经济的事儿。“我们搞试验要的就是提升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和热情。”王海燕说,今年村里的西瓜已经打出了名气,来年,我们将通过集体经济公司流转土地种植西瓜,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本报记者 杨沛洁  通讯员 乔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