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蔬素养蔬果资讯网

20年后,我们见证

admin

20年后,我们见证

上世纪90年代末,梨农在卖梨。

20年后,我们见证

2007年7月31日,周巷梨农喜迎丰收。

20年后,我们见证

2008年5月,梨农为梨花授粉。 (资料照片)

  浙江在线杭州5月14日讯(记者 翁杰 浙江大学学生 金韵怡 通讯员 卢萌卿 邵滢 岑俞贝)什么是效益农业?在今天的浙江,这个答案丰富而生动:是卖20元一个的“红美人”橘子,是卖10元一颗的白草莓,是卖上百元一串的“阳光玫瑰”葡萄……毫不夸张地说,浙江农业的广袤田野,已经深深地嵌入“效益”的基因;浙江农民的头脑,已经牢牢地树立“效益”的理念。

  但是,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年前,这个问题却能难倒不少农民。上世纪90年代,浙江开始大力提倡发展效益农业,然而,对于究竟什么是效益农业,该怎么发展,却难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当时的浙江日报记者朱仁华、陈纪蔚,来到基层这个“大课堂”寻找答案。在慈溪周巷镇新缪路村,他们找到了答案——一只卖5元钱的黄花梨,并于1999年1月13日在《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消息《一只梨卖了五元钱》。该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也给予充分肯定,慈溪周巷的黄花梨因此成为全省效益农业的典范。

  时光飞逝。如今,我们和新闻前辈一起重返那片不一样的梨园。在这个梦开始的地方,在梨花朵朵之中,我们看到了累累硕果。

  “那只梨”背后有故事

  来到周巷镇新缪路村,我们重访当年名噪一时的效益农业典范“台逸”梨园。果园里,梨树排列整齐、间距适中,排水沟渠挖得深且宽,诱虫灯、粘虫黄板等物理防虫设施一应俱全,好一派现代化果园景象!春末夏初,白色的梨花零星可见,拇指大小的小梨果挂满了枝头。凑近了,还能闻到果香。这淡淡的果香,把我们带回20年前的那个冬天。

  1999年,朱仁华和陈纪蔚在慈溪采访时,无意中得知当地镇上有片“高价”果园。听说那里的梨一只能卖5元钱,他们眼前一亮。当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已有10余年,浙江各地都发展了大面积的经济作物,不少水果的供应已经从紧缺发展到局部过剩,水果“卖难”开始困扰果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怀着好奇走进新缪路村。

  1998年,几位来自台湾的果农在这里承包了188亩果园,并成立宁波台逸农业有限公司,当地老农陈桐芳受聘按他们的模式打理果园。在梨树下,老陈介绍说:“外头说的一只梨五元,一点都不假。”这梨批发价达每公斤12元,算一算平均每个梨卖5元。

  时隔21年,如今72岁的陈桐芳带着我们走进这片果园。虽然梨园已经变身为一个家庭农场,但依然是远近闻名的样板梨园。陈桐芳将梨园的特别之处娓娓道来:“这样修剪,梨树产量更高,两三年后就能达到亩产2000公斤至3000公斤”“梨子不仅要‘穿衣服’,而且不同时期还要‘穿’不同颜色的‘衣服’”“这里的产量远高于当地1000公斤左右的平均亩产量”……

  而当年,也是听着老陈的介绍,陈纪蔚将这些“秘诀”一一记录下来,写入报道中。“如今,在浙江各地的精品果园里,不少类似的生产技术早已被广泛应用。”陈纪蔚说,可在20年前,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精品农业的理念是绝大多数浙江农民闻所未闻的。

  一时间,慈溪“台逸”梨园成为效益农业的典范,各地农场主、农业部门负责人纷纷赶来学习,把这里的经验传了出去。正如报道的编后语中所期望的,“把农业当作精品来经营,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销售、追求质量和效益”这一新观念,随即渐渐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浙江大地上的一个个现代农业园。

  “梨大户”一生因此改变

  在新缪路村,我们邂逅了村党总支书记、种梨大户唐常清。20年前,陈纪蔚到村里采访时,唐常清还在外务工,两人从未谋面。谈起《一只梨卖了五元钱》,唐常清感慨地说:“这是改变了我一生的新闻。”

  原来,报道见报后,不仅全省各地不少农民来到周巷取经,许多慈溪本地人也因此回乡投身农业。那阵子,陈桐芳成了村里的名人,远近的果农都来向他求教,唐常清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