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開年以來,鬆桃自治縣積極貫徹省市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的決策部署,做大做強蔬菜綠色產業,助推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聚焦產業革命“八要素”,踐行“五步工作法”,以“擴規模、強龍頭、提質量、帶農戶、促增收”為目標,以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以市場化、現代化、綠色化為引領,以提質增效為重點,積極推廣蔬菜周年高效接茬模式和避雨設施栽培,實現優勢蔬菜單品突出、技術優化、加工增值、市場對接順暢等全產業鏈發展,助推我縣農村產業革命和鄉村產業振興,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建立高效示范基地。各級各部門牽頭,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別領銜在普覺鎮和石梁鄉創辦2個500畝以上蔬菜高效示范基地,年平均畝產值達1萬元以上。縣蔬菜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牽頭領導領銜創辦我縣蔬菜產業發展。孟溪、大坪場、盤信、太平街道蔬菜重點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分別領銜創辦1個200畝以上的蔬菜高效示范基地,年平均畝產值達0.8萬元以上。
突出優勢品種發展。依托自然氣候條件,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科學選擇品種,做大做強單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進一步優化選擇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動力強的的蔬菜品種。如木樹鎮石花村引進台灣白玉青梗鬆花菜,一年四季,結合蔬菜發展現狀、消費習慣、保供穩價、區域布局、特色優勢等情況,推廣種植應季茄果類品種(番茄、茄子等),耐儲存運輸瓜豆類品種(南瓜、絲瓜、苦瓜、豇豆等),以及外銷蔬菜(花椰菜、大蔥、豌豆尖等品種)。各地要根據蔬菜生長習性,合理安排周年茬口,建成穩定適銷對路蔬菜基地,有效供應市場需求。
加強龍頭企業帶動。深入實施蔬菜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與引進工程,結合自身資源稟賦,下大力氣培育一批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的本土蔬菜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或企業等經營主體。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有資金、有技術、有市場、帶動力強的國內外知名大型蔬菜農業企業集團,示范帶動群眾走出一條種植精品蔬菜的致富路。
創新栽培模式。加強避雨設施蔬菜基地建設,大力推廣綠色健康栽培技術。利用現有大棚設施,開展集中育苗,確保達到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移栽。推廣應用生態調控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理化誘控技術、科學用藥技術等全面開展綠色防控。推行病虫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技術相結合,大規模實施生物防控、理化誘控。
提高加工轉化率。支持引導蔬菜新型經營主體“接二連三”發展加工流通,在做好本地蔬菜保供的基礎上,推進蔬菜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突出發展蔬菜精深加工產品,確保蔬菜加工轉化率(含烘干、生產蔬菜制品等)達10%以上。大力發展蔬菜農產品加工,加快綠色農產品的標准化、規模化開發,不斷滿足北上廣、粵港澳等發達地區的中高端消費市場需求和健康消費升級的需求。
完善冷鏈物流體系。以農商互聯示范縣等項目建設為契機,強化蔬菜產品市場和生產基地的冷鏈物流建設,確保實現產地型預冷庫和區域冷庫兩個全覆蓋。積極制定相應的蔬菜冷鏈物流標准,包括技術標准、運作標准、工作流程、服務規范、行為准則、質量控制和質量評價方法等。
完善產銷對接機制。落實菜籃子縣長負責制,全力做好蔬菜保供工作。教育、農業農村、工業和商務等部門,要分別組織蔬菜採購商、配送企業和生產基地簽約,實現“以銷定產”,穩步增加農產品的產量和品種。創新“校農結合”“農超對接”組織方式,構建以“學校+配送企業+生產基地+貧困戶”“連鎖超市+採購商+蔬菜基地+合作社+農戶”等模式為主的運行模式,深入推動“校農結合”“農超對接”。以營養餐智慧雲管理平台基礎,開發出“校農雲”大數據平台,對“校農結合”實施情況進行信息化管理。
2020年,全縣蔬菜播種面積達21萬畝(次)以上,總產量達29.8萬噸以上,鮮菜產值達8.9億元以上﹔新增標准化、規模化蔬菜基地1.2萬畝,建成避雨設施基地0.6萬畝,帶動群眾就業1萬人(次)。(楊智勇)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