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蔬素养蔬果资讯网

只种冬白菜的兰州,如何种出了夏白菜?

admin

请看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发展幕后故事之一——

只种冬白菜的兰州,如何种出了夏白菜?

  编者按:

  现在,说起兰州的高原夏菜,几乎人人皆知。兰州的高原夏菜不仅销往大江南北,丰富了南方的“菜篮子”,还供应港、澳、台地区,而且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兰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和“西菜东调”“北菜南运”的大型集散中心,跻身于全国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列。

  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兰州人来说,高原夏菜还只是个陌生的名词。当时,即使兰州市周边县区的川水地,也只能种植一茬冬白菜。而今,夏天种出来的白菜不仅抢了风头,并且种植的蔬菜的品类不断增加,这些错茬种植的高原夏菜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成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兰州高原夏菜产业从培育到发展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兰州周边县区的田间地头、菜库菜场,为您讲述高原夏菜产业背后的汗水、泪水、失落、欣喜……

只种冬白菜的兰州,如何种出了夏白菜?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记者 赵梅

  种田是一门"古老"的手艺,种什么、怎么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在黑土地上种出庄稼不足为奇,而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蔬菜,让收入增加十倍之多,堪称奇迹。

  当“包产到户”的春风拂过陇原大地,激发了丝绸之路重镇兰州周边农民们无尽的生产热情。当一包不经意从南方购得的“夏白菜”种子散落在榆中县的田间,高原夏菜的种植大幕徐徐开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成为行家里手,在时代的洪流中,兰州高原夏菜的菜农们在广袤的大地上,用自己最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动人的传奇,将一首首唯美的田园诗歌呈现给身在都市的我们。

  从“冬白菜”到“夏白菜”

  要追溯兰州高原夏菜的发展历程,得从已发展成高原夏菜主产区的榆中县说起。

  上世纪70年代,兰州市农村多以种粮为主,只有周边的榆中县种植少量冬白菜和黄瓜、西红柿等供应兰州周边市场。

  “那会儿,榆中县的邴家湾、太平堡两个蔬菜生产专业村就在种植白菜、萝卜、韭菜、莲花菜等10多种蔬菜,年产量250万公斤,按计划供应兰州市城关区居民。”榆中县党史办主任周学海说。

  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陇原大地,给包括榆中县在内的亟待发展的农村注入了无尽的活力。

  “1981年的4月,地里的麦子还正长着,听说地里种啥可以自己说了算,我们家就拔了麦苗种开了西瓜。”蒋家营村村民蒋得辉回忆说,“包产到户”政策刚下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大家都开始试探着种西瓜。

  “一亩瓜,十亩粮”,虽然种瓜辛苦,但收入可观。可问题随之产生,比如土地的倒茬问题越来越突出,西瓜连种四五年后,只长秧子不结瓜。这逼得农民们不得不再次考虑,自己的地里还能种点啥?

只种冬白菜的兰州,如何种出了夏白菜?

“二阴”山区高原夏菜连片

  当时,榆中县川区西片区农民种植的莲花菜、西芹等蔬菜品种和面积都有所增加。

  蒋得辉便将目光瞄准了蔬菜,1985年开始,他尝试着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了黄瓜和西红柿。

  时至80年代末,每年秋季粮食收完后,川西片区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莲花菜、胡萝卜、花椰菜等冬储蔬菜,仍然销往兰州和周边乡镇,但种植地区已经开始大面积扩大到金崖、来紫堡、夏官营、和平等乡镇,面积扩大到2.7万亩,种植品种也扩大到十几种,蔬菜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粮作区。

  1995年夏天,兰州一位做种子生意的朋友要去武汉参加种子新品种大会,邀蒋得辉同往。

  在逛会场时一包韩国的夏白菜种子吸引了他。

  “冰碴响,萝卜菜根长”,这曾经是兰州农村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当时,不止蒋家营,作为蔬菜种植基地的榆中和整个兰州市都种的是秋种冬收的冬白菜,没有种夏白菜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