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蔬素养蔬果资讯网

繁荣瓜果蔬菜试验示范场:23年从20亩到1800多亩的跨越

admin

繁荣瓜果蔬菜试验示范场:23年从20亩到1800多亩的跨越

郑荣希在种植黄瓜的大棚里工作。(何峰 摄)

  3月20日,阳光明媚,万物生长。

  走进镇海庄市街道万事徐村的繁荣瓜果蔬菜试验示范场,水泥路两旁是整齐划一的瓜果蔬菜大棚,阳光穿过塑料薄膜,各种果蔬正茁壮成长,一片绿意。

  笔者见到被称为镇海“超级农民”的郑荣希时,他正在大棚里观察黄瓜的生长情况,“今天阳光好,我刚才在手机里发现大棚温度升起来很快,过来掀膜通风。”

  23年前,郑荣希从老家三门来到镇海种地,依靠科技和敏锐的市场嗅觉,从租赁20多亩土地开始,发展成为流转1800多亩土地的大型农场。

  记者 何峰

  通讯员姚 单

  -先人一步,科技推动农场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农场就是依靠科技发展起来的。”望着眼前连成片的大棚,郑荣希对笔者说。

  “要搞好种植,离不开‘用心’两字,我就是喜欢琢磨农业技术。”23年前,初来乍到的郑荣希下定决心要在20多亩地里“刨出金子”来。他潜心研究农业科技知识,去杭州、上海、西安等地的科研院所请教专家,慕名前往大型农庄“取经”。

  1997年,繁荣示范场引进“红小玉”小西瓜。让人意外的是,郑荣希颠覆了附近农民对西瓜种植的认识:西瓜挂果后,郑荣希用网纹袋把它吊起来。“通过拜师学艺,我发现瓜不碰地,光照时间长,甜度自然就高,瓜形、颜色也好看。当年,农场出产的小西瓜卖到每公斤八九元,在当时可是天价啊。”郑荣希回忆。

  繁荣示范场总是先人一步。

  1997年,附近农户还在露天种植时,郑荣希就用毛竹搭起了大棚;2000年左右,郑荣希开始在农场推行无公害种植;2012年,引进智能喷滴灌控制系统、测土配方实验室等智能设备设施……规模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2012年引进的这套智能系统,让农场上了一个台阶。有了这套系统,能严格防控各类污染,实现精准种植。2013年年初投用后,100亩试验田当年净收益200万余元,亩产蔬菜9300公斤。”郑荣希说。

  郑荣希的每次“先知先觉”,总能让农场进一步发展壮大。

  走在示范场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科技气息。去年,示范场投资200多万元的农业智能物联网系统正式投用,果蔬大棚进入了云平台时代。“你看,大棚内每一天不同时段的温度、湿度等信息都能显示,同时还配备了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等感应装置。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光照强度等各项环境参数都能精准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自动报警,还可以实现自动滴灌、自动开关薄膜。”郑荣希告诉笔者,这一套精准监控系统,能让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环境中。

  2018年6月,繁荣示范场成为我市首个省农科院科技示范基地。“以前,农民种地是‘靠天吃饭’,现在农业生产也用上了各种高科技设备,科学种植让我收获了丰硕果实。”郑荣希说。

  -嗅觉灵敏,品种紧跟市场需求

  “种地致富,一靠科技,二要掌握市场信息。”郑荣希深有体会地说。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要种,就要种与别人不一样的。”郑荣希说,种植专业户应该从“专”字入手,挑选培育有市场潜力的农产品种植,产品不能一成不变,适时改良更新品种。

  “红小玉”小西瓜是郑荣希种植的第一个瓜果品种,从中他赚到了第一桶金。此后,繁荣示范场种植的蔬菜、瓜果,年年翻新花样,每一个品种都能获得成功。

  “利用科技培育新品种,了解市场信息,控制蔬果成熟期,通过时间差可以增加利润。”郑荣希举例说,7月、8月、9月这三个月蔬菜供应量少、品种单一,他利用这个空当,每个月分上中下旬种植日本野菜,一天采摘1000多公斤供应市场,供不应求。

  笔者和郑荣希走过西瓜大棚时,郑荣希指着西瓜苗说,“以前,大家喜欢吃无籽西瓜,现在又喜欢吃黑籽西瓜,觉得这个品种有小时候的鲜甜味道。”根据消费者口味变化,繁荣示范场前几年及时引种了黑籽西瓜。“市场上的西瓜,从结果到采摘一般经过36天,但我们通过控制,实现42天上市,让鲜度和甜度达到最佳平衡点。”郑荣希介绍,繁荣示范场的西瓜5月底上市,虽然卖12元一公斤,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不少,但拥有一批“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