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至5月份中埔水果批发市场(国产水果)交易量为46134吨,同比减少4.6%;水果交易总额为32472万元,同比增长3.7%。水果综合平均批发价为7.55元/公斤,同比上涨11%。今年从2月份起水果售价同比上涨2%;3月份同比上涨5%;4月份同比上涨9%;5月份同比上涨44%。现就1-5月份厦门(岛内)主要水果交易量和批发价同比下表:
自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之后,由于岛内外来人口减少,加上消费市场疲软购买力减弱,使厦门水果销售量逐年下降。今年水果交易量仍持下滑走势,但水果价格却出现上涨趋势,尤其是近两个月上涨势头迅猛,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北果大幅减产,应市货源减少引发。去年清明期间,北方(陕西、山东、新疆等)大面积出现“倒春寒”天气,正值开花坐果期的苹果、梨类受到冻害,导致苹果、梨子大幅减产。据悉苹果产量比2017年约减产30%;梨子约减产40%。另因去年10月份苹果、梨类(鸭梨、皇冠梨、香梨)刚成熟上市时,正赶上市场整体水果售价处于走降期(因去年多种水果增产跌价),市场价格行情低迷令产地果农不敢大量囤货并按常规量售货。由于大幅减产,而其销售前期(10月至12月份为苹果、梨的销售前期阶段)又按往年(指正常收成年份)销量出售,导致产地库存量严重不足,使苹果、梨的销售中、后期(翌年1至8月份)应市货源短缺,加上随着库存冷藏保鲜费用增加,致使苹果、梨类价格从今年1月份起开始持续走涨,4、5月份更是大幅上涨。预计后续仍将是走涨态势。
二、今年多种南果减产。今年是多数水果的生产小年,从已应市的多种南方水果观察,枇杷、桃子、杨梅、荔枝、芒果、夏橙等都出现不同程度减产,使得应市货源不足。而4、5月份天气转热,人们对水果需求增加,供求关系失衡导致目前果市整体价格走涨。
三、受天气因素影响。今年天气有些异常,第一季度少雨干旱属暖冬气候,而4、5月份又持续降雨。这种天气对水果生产、贮存、售卖等影响较大。第一季度干旱时正处生长期的水果因缺水长势不好而减产;4、5月份水果成熟期时又逢持续降雨果实烂耗较大,不利水果贮存和销售,也增加水果成本引发果价上涨。
以上三种情况共同影响,导致目前市场水果价格大幅上涨。但随着6月份瓜果进入登场旺季,各类水果大量上市,品种丰富可选购点多及货源充足将会使水果价格涨势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