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蔬素养蔬果资讯网

北京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admin

  目前粮食供给充足储备到位 市民没必要集中采购和囤积
  北京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 武文娟)昨天下午,第73场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召开。针对本市粮食供应问题、粮食价格问题,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德奇进行了全面介绍。他表示,北京市粮食供给充足、储备到位,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市民不必集中采购和在家中囤积粮食,预计北京后期也不会出现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王德奇介绍,北京已建立了稳固的粮源基地。近年来,北京市与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山东等7个主产区,建立了良好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在外埠建立了多处粮源基地,“一手粮源”的掌控能力接近全市消费量的70%。在粮食加工方面,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内骨干加工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增加产量和市场投放量,50%的米面可以在市内加工企业生产。北京周边地区加工企业较多,能够实现从原粮到成品粮的快速转化。

  王德奇透露,除正常贸易渠道外,政府通过定向销售和公开竞价交易等方式投放储备原粮,保障加工企业原料供应。此外,北京粮食流通渠道也十分畅通。北京是“北粮南运”的重要物流枢纽。粮食总供给大于粮食总消费,在北京落地的粮食中,除满足本市需求外,还有20%的粮食在京中转流入外省市。  

  此外,北京建立了完善的政府储备和应急投放体系。北京市地方粮食储备相当于6个月市场供应量。若加上其他性质的粮食,北京辖区内粮食库存相当于10个月的市场供应量。疫情期间,成品粮储备量由15天增加到36天的市场供应量。再加上企业的商品库存,全市成品粮库存相当于48天的市场供应量。市、区两级政府都有粮食应急供给预案,全市共有800多个应急供应网点,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运输、配送能力,能够确保应急状态下的粮食有效供给。

  本市粮价是否会受疫情影响出现上涨?对此,王德奇表示,我国粮食供需格局整体宽松,库存充足,北京也是供大于需的格局。我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每年进口粮食数量不大,国际贸易对我国乃至北京市的影响十分有限。从国家公布的2020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来看,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2元,保持2019年水平不变;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基本与2019年持平。

  从北京的情况看,2019年全市粮食价格指数低于全国平均值0.9个百分点,连续多年粮价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监测,今年3月份,北京市大米批发均价2.52元/斤、月末价格同比下降1.3%,大米零售均价3.01元/斤,月末价格同比上涨3.38%;富强粉批发均价1.70元/斤、月末价格同比下降2.59%,富强粉零售均价2.06元/斤,月末价格同比上涨1.12%。从整体情况看,价格基本平稳。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保供稳价工作,预计后期不会出现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对于部分家庭的囤粮行为,王德奇表示没有必要。他解释称,市民平时消费的粮食一般是包装的成品粮,分普通包装和真空包装。普通包装保质期一般为6-8个月,真空包装保质期为12-18个月。正常情况下,在保质期内的粮食都可以放心食用,但随着储存时间延长,粮食产品的一部分营养成分会流失,食用口感会下降,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香味变淡了、不那么有嚼头”,所以他建议家庭用量随用随买,保持一到两周的消费量即可,不必集中购粮食和集中囤粮。

  重点

  市卫健委:集中观察人员有症状应及时上报

  4月5日,本市通报的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引起了部分网民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设置和管理情况的关注。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在发布会上介绍,在近期的工作中发现,个别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在观察期间出现症状后没有向隔离点工作人员报告。对此,他表示,本市规定,自3月25日零时起,自北京口岸入境人员和14日内从其他口岸入境进京人员,全部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全部做核酸检测。有关人员应遵守规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造成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危险。本市也将进一步加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共同巩固当前疫情防控来之不易的阶段成果。

  高小俊说,控制传染病传播有三个环节,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及时阻断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本市主要是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入境进京人员以及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国内来京(返京)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按照相关防控技术要求设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目前本市共设置了280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具备同时隔离医学观察2万余人的能力。

  朝阳区:启用21个境外进京人员集中观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