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蔬素养蔬果资讯网

无土栽培让红河镇埠南头村民走上致富路

admin

  昌乐传媒网5月24日讯 (记者 赵睿 刘彤 通讯员 张静)家住宝都华府的蒋女士平时是位注重膳食营养的人。从去年7月开始,她就在凤凰岭果蔬专业合作社订购蔬菜,每周一箱,风雨无阻按时收到。“之前,我去菜地考察过,发现他们的种植方式非常特别,不施化肥无污染,而且送货上门,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新鲜放心蔬菜。”蒋女士说,虽然蔬菜价格要比市场上高出3倍左右,但她认为只要品质放心,价格贵一些也可以接受。

  家住福荣世家的周女士则是今年开始订购。“蔬菜的种类可由自己选择,也可以让配送者搭配好后送来。”周女士说,周围很多朋友都觉得定制蔬菜卖得比市场上贵很多,不划算,但她认为自己白天要上班,等下班再去买菜,一来很多菜都卖光了,二来剩下的菜也不新鲜了,而定制蔬菜买着省心,吃着放心。”

  而在中百大厨房的橱窗内,一盒盒经过一次加工的蔬菜摆放在柜台上,正在等待市民挑选。经过加工的半成品蔬菜,看起来十分新鲜,价格比加工前高了不少。

  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定制蔬菜均出自红河镇埠南头村的凤凰岭田园综合体无土栽培大棚。价格贵了3倍多,却在全国各地都拥有专属会员并且销售火爆。这里的蔬菜为何如此“牛气”?

  “给每一份农产品找到专属的客户源”,这一颇具特色的定制蔬菜配送系统现在已是凤凰岭果蔬专业合作社探索“互联网+农产品”征程中一张闪亮的名片,更是这里的蔬菜可以如此“牛气”的根源。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每一环节都安全可控,定制蔬菜配送系统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声誉,更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这几天,凤凰岭田园综合体无土栽培的大棚内,绿油油的叶子中间挂满脆嫩的黄瓜,色泽亮丽。埠南头村民王民堂看着自家大棚里的黄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心里踏实了许多。“咱这个黄瓜是用基质栽培的,产量高、好管理。这一个棚年产三万多斤,能赚十几万块钱,收入可观。”王民堂说,“以前没有经验不敢种,如今有了领头人,他有特色种植的经验,村里还派专人负责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所以就大胆种了,明年还想多种几个大棚。”

  王民堂口中说的领头人是埠南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江堂,特色种植指的是无土栽培技术。

  “在土壤里种蔬菜,一是土传病害和化肥、农药残留容易造成地力衰退、作物品质下降;二是蔬菜种植成本高,大多数作物一亩地要使用六七千元的基肥,像一年三茬的黄瓜等作物,仅基肥就要花费8000多元,而且土壤种植灌溉的水分、养分吸收不足,大量流失,会造成浪费。”只要有人问起村里的无土栽培,王江堂总是不厌其烦地算这样一笔环保账和经济账,“无土栽培不受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限制,大幅度减轻了土传病、细菌、根线虫等病害和微量元素缺乏对植物的危害,解决了水体流失、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这样种出来的蔬菜保证有机,价格也是普通蔬菜的好几倍!”

  在几年前,这个村可不是这样。那时,村内农业生产粗放,效益偏低,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必须转型!”为了让村子发展起来,王江堂下定决心,率先探索新模式,带头成立了凤凰岭果蔬专业合作社,专注打造凤凰岭田园综合体。

  而无土栽培,则是合作社摸索出来的新特色种植模式。其无土栽培不受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限制,解决了水体流失、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所以短短时间,合作社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蔬菜便得到了市场认可,也进一步提高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含金量”。

  如果说无土栽培的成功种植让村民看到了希望,那么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模式则为村民带来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品质好了,订单自然多了起来,社员应接不暇。目前,合作社种有韭菜、裙带生菜、羽衣甘蓝、紫罗莎等品种,远销北京、上海、青岛等地。同时,合作社与潍坊四季丰食品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深加工的果蔬销往韩国、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围绕乡村振兴,我们一是加大了对无土栽培蔬菜的投入,二是把智能化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应用于300亩生态百果园,三是要把乡村文化搞起来,形成一个有规模的观光旅游采摘休闲综合体。”在王江堂看来,田园综合体的特色是“田园”,关键在“综合”——农业生产是基础,休闲旅游产业依附于农业,呈现田园特色。

  “乡村振兴战略让我看到了希望,不出村也能过上好日子。在合作社里种菜,俺两口子一年能挣不少,既能照顾家里又不耽误农活儿,比在外打工强多了。”王民堂谈及现状,满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