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全年济南市外贸进出口情况,天下泉城客户端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济南市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外贸整体进出口形势优于全省,整体保持增长态势,铁矿砂、集成电路、肉类等主要进口商品明显增长,欧亚班列、自贸试验区成济南市对外开放的“加速器”。
据海关统计,2019年济南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125.1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比2018年增长14.7%。其中,出口644.3亿元,增长1.2%;进口480.8亿元,增长39.6%。12月当月,济南市进出口123亿元,出口值创14个月以来最高,进口值创历史新高。
整体进出口形势优于全省
欧亚班列、自贸试验区成“助推器”
外贸整体进出口形势优于全省。2019年,济南市除出口增速低于全省外,进出口和进口均高出全省。同期,济南市进出口总值位居全省第六位,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5%。在全省16个地市外贸中,济南市进口增速居首位,出口增速列第十位,进出口增速列第五位。
除对欧盟、美国进出口下降外,对其他主要市场均保持增长。2019年,济南市对东盟、拉丁美洲、非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地进出口增速较快。对欧盟、美国进出口149.4亿元、96.1亿元,分别下降1.2%、14.5%。东盟为济南市第一大贸易市场,欧盟、拉美、美国分列第二、三、四位。2019年,济南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423.5亿元,增长14.4%,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7.6%。
部分传统出口商品有所下降,主要进口商品明显增长。2019年,济南市出口机电产品361亿元,下降0.2%,占济南市出口总值的56%。出口汽车、蔬菜有所增长,钢材、纺织服装等传统商品出口下降。2019年,济南市主要进口商品大幅增长,铁矿砂、集成电路、肉类(包含杂碎)进口值分别为95.7亿元,66.8亿元、15.5亿元,原油为新增进口商品,进口值6.5亿元。
保税物流进出口成倍增长,特殊监管区域迅速发展。2019年,济南市通过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64.6亿元,增长1.7倍,占全市外贸进出总值的5.7%,占比提升3.2个百分点。目前,济南市有综合保税区1个,区内注册企业一线进出口合计39.7亿元,大幅增长3.1倍。随着济南综合保税区迁建完成、封关运作,区内监管制度和保税业务创新改革不断推出,将会吸引省内外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驻保税区。
“齐鲁号”欧亚班列进出口业务迅猛增长。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济南市欧亚班列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齐鲁号”欧亚班列已经开通济南至中亚五国、俄罗斯、东欧等重点线路,全年济南市共发运与回程欧亚班列158列,同比增加4.1倍。进出口货值15.4亿元,增长2.6倍,其中进口3.8亿元,出口11.6亿元。“齐鲁号”欧亚班列已成为济南市对外开放的“加速器”。
2019年8月,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顺利获批。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的设立,将有助于济南市对标国际高水平投资贸易协定的开放要求,提高开放发展水平,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为济南市企业带来新的政策红利和巨大商机。
多行业深度融入国际市场
为外贸增长“保驾护航”
2019年我国外贸发展呈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为济南市的外贸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支撑。
此外,济南市开放型工业体系较为齐全,机电、钢铁、医药、化工、纺织、汽车等多个行业都已深度融入国际市场,机电产品进出口和肉类、原油等新兴商品进口特色优势明显,有力维持了济南市进出口稳定。济南市出口货值增速虽低于全省平均增幅,但汽车、蔬菜等主要商品保持了大幅增长,同时在铁矿砂、原油价格走高、进口量增加的拉动下,进口货值出现较快增长。
2020年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从出口来看,为应对不断放缓的经济增长,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出台了刺激增长的政策措施,国际市场需求也将保持平稳,有利于济南市出口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