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蔬素养蔬果资讯网

合作社里“春光好” 家门口鼓了村民腰包

admin

  “吃饭了没?走,赶紧去‘同升大棚’干活了!”3月26日一大早,还没等李玉娇吃完早饭,老邻居秦秀云便催着她上工。

  秦秀云口中的“同升大棚”,其实就是民权县褚庙乡利合村同升农业种植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基地。

  刚走到利合村村头,就看到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各色大小车辆从大棚南出口进进出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们说这是合作社在蔬菜销售旺季经常看到的场景。

  进入温室大棚,一行行西红柿枝叶茂盛、郁郁葱葱,成熟的果子粉里透红,秀色可餐,几位村民在欢声笑语中采摘西红柿。

  “看咱这西红柿长的不孬吧,好吃的很,很多人都买回去当水果吃。”合作社的负责人刘振军笑着说,“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合作社种植的10多棚西红柿喜获丰收,正在热卖,一公斤都在四五元,一个棚收入至少两万元。”

  55岁的刘振军是本村人,也是当地出了名的种菜能手。三年前他看中了本村肥沃的土地、交通便捷的自然和区位优势,流转土地3000亩,创办了褚庙乡同升农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发展特色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经过三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闻名十里八乡的蔬菜种植基地。

  “美菊来的挺早了,都干起来了。”秦秀云一边和大伙打着招呼,一边投入工作中。她指着蔬菜基地附近一幢农家小屋说,那就是她家,她丈夫在外打工,家里二个儿女都在上学需要照顾,今年春节过后,听说蔬菜基地有活干,她就跟村里邻居一起到蔬菜基地务工。“在这干活一天八十块钱,一年到头都有活干。离家两步远,抬脚就挣钱。”

  “栽苗、除草、喷水……一年四季不同时节干不同的活儿,都不算重。”该村贫困户李玉娇介绍了自己在合作社的主要工作和收入:“一开始工资低,这两年越来越高,去年俺一共领了2万多块钱嘞!”

  据悉,同升农业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将附近村里3000亩的土地集中起来大力蔬菜瓜果种植,不仅有效解决了缺技术、缺乏劳动能力的问题,也让促进了周边群众稳定增收。

  “俺这个蔬菜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不仅带动当地种植户增加了收入,还为贫困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刘振军说,“合作社招聘了10余名长工,50多个短工,2019年光支出工人工资就达90余万元。”

  “老刘这话一点不假,俺去年在这儿干了一年,挣了2万多元!”正在干活的村民李钦安快人快语。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合作社内也是一派“好春光”,村民们不仅能照顾家庭,还能在家门口就业鼓了自己腰包。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