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蔬素养蔬果资讯网

种菊苣为家乡群众谋富路

admin

□本报记者李躬亿通讯员崔敬

12月20日,在封丘县黄德镇蒋西村的塑料大棚里,一片片鲜嫩的菊苣幼苗在阳光的照拂下奋力生长着。在大棚的一隅,刘延泽脚蹬沾满泥土的运动鞋,正在为菊苣苗松土锄草。如果不是村党支部书记卢冬领的提醒,大家都会将这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错认为一名农民。

今年62岁的刘延泽出生于封丘县黄德镇北辛庄村,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上个世纪80年代,刘延泽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并留校任教。之后,曾先后赴日本冈山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学习深造。2001年~2010年,刘延泽在美国哈佛大学完成从博士后到讲师的嬗变。

其间,刘延泽创立和发明了中草药组织破碎提取法和闪式提取器,同时也开拓了丹宁化学在中草药方面的应用。但作为一名爱党爱国的医学专家,无论走到哪里,刘延泽都深深热爱着祖国,始终保留着中国国籍。2010年,他谢绝了国外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祖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员、中草药英文杂志编辑,是我国中药化学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生于斯,长于斯,也爱于斯。刘延泽从小就受到当地文化的沐浴与熏陶,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沉的爱。“树高万丈,关键在根;人行万里,感恩出身。”刘延泽说。除了金银花、树莓之外,自己能为“中国长寿之乡”做些什么,如何让家乡的品牌叫得更响,这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研究我国首批公布的87种药食两用品种时,热爱钻研的刘延泽发现了菊苣。提起菊苣,多数人会感到陌生。它是药食两用植物,叶可调制生菜,根含菊糖及芳香族物质,可提制代用咖啡,促进人体消化器官活动。刘延泽认为,菊苣既可以药用,又可以作为高等蔬菜、茶品,具有很好的生理功能和较高的保健价值。封丘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合菊苣的生长,如果将菊苣在家乡培育好,便可以带动农民大规模种植,让父老乡亲多一条增收的新途径。

从2017年起,在北京居住的刘延泽一有闲暇,便会回到家乡,打理他自费种植的8亩菊苣,进行观察、研究。从播种、施肥、锄草到收割,刘延泽都要亲力亲为。在一年的忙碌中,他惊喜地发现,菊苣在封丘长势喜人,除了少量施肥外,完全不受病虫害的侵袭,且菊苣分蘖的力量强大,一年可以收割6次,每次的亩产可达5000斤。

3年来,刘延泽从未停止过对菊苣种植的研究。6月~11月,菊苣田里盛开出紫色花朵,犹如一片花海令人流连忘返。这意味着,菊苣除了食药价值外,还具有观光价值。

如今,刘延泽仍在不断进行着科学研究,进一步扩展菊苣的食药用范围,拉长菊苣产业链条,以此来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等菊苣得到广泛推广和种植后,农民的收入将会翻好几番,为封丘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说。